温庭筠和鱼玄机:第九章
2019-06-03 14:34:08
  • 0
  • 0
  • 0
  • 0

                                                   第九章 道观幽幽

如花似玉的女诗人神情沮丧地回到长安。

复归咸宜观,步入解脱道。

佛道相通,幼微能否四大皆空,面对盛世红尘,思绪如柳絮,纷纷扰扰啊!

咸宜观内,观主辞世,幼微做了观主。

做了观主,供养的施主日渐增多,幼微现在叫鱼玄机了。她生活无忧,有了银子,她开始扩建和装修咸宜观。这咸宜观的庭园本来就很幽静。在鱼玄机看来,庭园应以水池为中心。玄机爱水,但她有动与静的需求,因此应改变原来水池的方形结构,避免因方池形状使庭园呆板而拘束。新的水池设计构造不规则,力求自然,一泓池水溢出的水系引入自然水渠。池水的静与渠水的动,使宁静与律动相得益彰,临水的小小阁亭在修竹、槐柳的配衬中充满了诗意的情趣。特别是池形收缩成小溪状,诗情画意更浓。

鱼玄机是诗人,稍一整修,便提升了庭园与道观的体象境界。卧室很重要,人之不能无屋,但堂高数仞,宜夏而不宜于冬。因此卧室不要太大,幽然静寂便好。装饰贵在舒实,而不在堂皇奢华。也不宜小,大小应适中,除了自己宽卧外,还可留闺友一卧。

对于书斋与茶室,鱼玄机甚为重视。在她的设计中,书斋的窗必须明亮,她叫工匠将书架打造成精致的围屏,既可存放书籍,亦可摆设花瓶、器具、古董,还可以作为间隔,分殊精神空间上的忧思与愉悦。几案之设,材质必须优质,且十分实用,整个书屋窗明几净,在此伏案作诗,挥毫拨墨,弹琴唱吟,真的是一种享受。茶室贵在雅,上好的紫砂茶具与碟盘瓷器都是玄机亲自到市场挑选或托人到南方购买。

忙了不少日子,闲下来,鱼玄机又陷入沉思,思来想去,

她的身子又飞到李亿身边。唉!怎么一静下来,就会想这负心郎呢?玄机暗暗嗔怪自己,转念一想,她又苦笑了:自己不想李亿,又能相思谁呀?自己就只有这一位情郎哟!哪怕他是负心郎,哟、哟!玄机呷了一口茶,苦笑一下,唉!她又在回忆了,回忆甜蜜的日子,那日子,她闭上眼睛,沉醉了……

玄机想起她追李亿追得好苦,闯潼关,渡黄河,涉汾水,一直追到太原府,找到李亿宅院,进家的感觉,真是久别胜新婚呐!

李亿公干后回屋,见她躺在床上,勾起了情思,也歪着头与她共枕。

二人面对面侧身而卧,一股异香,让李亿猛吸一口。

“这香,我以前闻过。“李亿若有所思,回忆着说。

她扑哧一笑:“难道有什么‘真人’、‘大师’给我奇香不成?”

“不,这不是道观的烟香,气味异常幽香。”

“奇了,在长安,新婚之夜,我也是施以这香,你却未闻?”

“新婚那夜,我已被你烈焰红唇锁闭,哪里顾及嗅这幽香!”

鱼玄机现在才知道,她身子上的香,是体香。她不自知,唯有情人闻得到,品得出。李亿嗅出这香,是恋人体内独有的奇香,男女之间情爱天长日久,已从眼神中的一见钟情升华聚拢为一种性体缠绵的神韵。用鼻嗅出的体香是肌肤相亲的味道,这味道含藏汗气的迷散,搅合着体内独异的丰盈释放,时间长了,爱情异化演变为亲情。

久别后的李亿品出她的体香,源自于相恋在长安的苗圃花苑,这种爱的味道与气息,久久挥不去哦!

回忆越甜蜜,现实越痛楚。

道观内的卧室素雅洁净,昏沉沉的好睡闷觉。鱼玄机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她懒懒地进了一点食,觉得无聊极了,便拿起画笔准备描眉,一照铜镜发现自己是个女道士,唉!还化什么妆呢?她站起身来,又复坐下,拿起铜镜,久久不放。她自言自语:“真是春心放不下哦!”她又慢慢地梳着头,匀匀地抹上一层薄粉,浅浅地染上淡淡的口红。

她到茶室,煮一壶茶,茶香弥漫,她闻到一种味道,这男人的味道,可以在她的精神世界放射出经典的爱情片断。

男女之间太过熟悉,时间长了不耐看也不想看,反而“闻”超越“看”跃升为新的交流境界。闻出的体味显示男女双方的亲近感。阳光斜洒进道观,鱼玄机闻到了一脉熟悉的气味,一个高大厚实的身影裹挟着暖暖的阳光挤进道观。鱼玄机的茶室十分精致,就在清幽的卧室前面,门开着,透过袅袅的茶雾,门神一般的温庭筠在茶晕香烟中席地而坐,昔日教师爷的严肃荡然无存。他脸上显出难得的笑容:“我已回长安,现任国子监助教。”“哦!”玄机窃喜地点了一下头。温庭筠想放下教师爷的架子,他看着鱼玄机说:“淡淡的一抹薄粉,幽幽的一出清香,好有滋味!”“呀!你也能闻出我有奇香?”鱼玄机这话套近了距离,温庭筠似懂非懂。

玄机自己会心一笑,没有再说,她与温庭筠饮茶一杯又一杯。

茶也会醉人,玄机有些眩晕。温庭筠见玄机脸颊略略上红,竟一时找不到什么言词来打破沉闷,也感到有些尴尬,不知咋的,他在鱼玄机面前愈发不自在,不洒脱了。

或许此刻最需要无话找话讲,玄机问道:“诗坛上有温李齐名的并称,不知遇到李商隐没有?”

“哦!义山比我运气好,他考中进士,娶了节度使的女儿王氏。前些日子,他迁家至长安,我去拜访过。”说到这里,温庭筠挠头琢磨一下,旋即他脸上露出少有的幽默风趣:“说起义山还十分有趣,这义山是一情种。据说他曾在洛阳留守令孤楚庄园有过一段恋情。那年,他陪令孤公子伴读。令孤庄园在洛阳南郊,是名扬天下的精美园林。令孤老头妻妾成群,侍女中有一美女叫锦,她是少有懂得诗词音韵的侍女。可那时我也在令孤庄园,却未看见这锦姑娘。”

“你呀你,在我面前,看见了也会说没看见呢?人家都说温李风流哟。”这话有点调侃,鱼玄机嗔笑中已将老师改称为“你”了。

“真的,记不住了。应该是没有这事。但传说颇为有趣。据说一天午后,义山在园林长廊与锦姑娘相遇,看他痴痴迷迷的样子,锦姑娘灿然一笑,向他伸出三个指头。惊喜万分的义山以为约他三更见面,于是绿绸长衫罩身,精神抖擞,于当晚二更,提前隐入月色,来到锦姑娘卧房前的古槐边蹲守,一直待到五更,天已放亮,不见倩女现身。

一连三日,义山在古槐边厮守不见锦的倩影。

终于,脸色苍白的义山在屋檐下追问锦姑娘,低声责怪。锦睁大双眼,满脸惊诧:我伸出三指,意思是:我这会正忙,令孤三公子找我。唉!原来,你是另样的理喻……”

“李商隐多情,那小女子为何无意呢?“

“有情人不一定终成眷属,锦姑娘知义山有意,她也是多情女。双方约定,月圆之夜在古槐下见面。然秋风吹拂,义山内秀、多情,一旦入情,便又痴迷了。他神思恍荡,对话词不达意。情女是初恋,心慌意乱,义山的手一触摸她的腰带,仿佛触电,她本想靠拢,但脚不听使唤,却反向逃走……

义山尴尬,令孤老爷离开洛阳,他也随之到了长安,寒窗半年,运气不佳,科考落第。他又回到洛阳,一再打听锦姑娘的下落,可锦早已离开令府,不知去向。最为让人心动的是锦姑娘为他留下一条腰带,托人送给他。”

“想必李商隐会睹物思情,含泪脉脉?”

“是啊!义山看呆了,他曾在那个月夜用手触及一下锦姑娘的腰带,旋即弹开。但这情物会让义山保留一辈子的。”

“真是,自古多情梦难成啊!”鱼玄机对李商隐寄予同情。

“为此,义山写了一首诗,名《锦瑟》。我读给你听: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这诗我听说过,锦瑟应是绘有纹饰的瑟。此诗会不会是李商隐在诠释音乐的另一种感受呢!”鱼玄机知书达理,博识广记,她若有所思,提出一种猜想。

“哈哈!”温庭筠笑了。“这是从令孤府上传出的笑话,‘锦瑟’这诗究竟是写给谁的,我也没机会问他。事后,人们纷纷猜测,有人认为是为妻子王氏抒情,有人认为是写给锦姑娘的。这都是义山的诗隐晦,加之他不习惯为诗作序题跋,故人们难以解读。总之,这诗是赠予佳人的吧。否则不会有

‘此情可待成追忆’的佳句。”

其实鱼玄机心里也希望温庭筠这样解释。她端起茶杯,为李商隐的多情一口吞饮。她为温庭筠斟满了茶。

鱼玄机眯着眼饮着茶,她沉浸在这甜美而酸苦的传说中。

阳光伴着茶雾飘斜在茶室,鱼玄机站起身来。看来,她有些坐不住了。此刻,温庭筠又发现,身着青衣道袍的鱼玄机在晴光与茶气的弥漫中,她颀长的剪影颇有别样的风韵,秀美的身段随道袍的飘洒愈发丰神清逸了。

“我朝的道姑随玉真公主入观后可是风流韵事不断啊!” 温庭筠发出感叹。

“哦!”鱼玄机回眸挑下眉头,她一撩道袍宽袖,确有几分洒脱的飘逸。

“岂止玉真公主风流?”

“你这是……?”鱼玄机不解地看着温庭筠。

“咸宜观之名的缘由你可知晓?” 温庭筠问

“知道啊!这是玄宗与武惠妃所生爱女咸宜公主出家的

道观,因咸宜公主而命名的呀!咸宜公主入道观还是颇有一番曲折的经历哟。”玄机回答。

“是的。安史乱后,咸宜公主夫君杨洄因牵连岐王谋反被肃宗皇帝赐死。尔后嫁崔嵩,崔又短命。故咸宜公主心灰意冷,在长安建一道观名咸宜观,就是你现在的道观。”

“据说上书匾额的‘咸宜观’三个大字是贺知章的墨宝,我看这字笔力酣畅淋漓,三字之间,粗细相宜,虚实有度,点画激越。咸宜公主入观后,这咸宜观门前可是车水马龙啊!公子王孙、将相名臣、文人雅士争相而入哟!”

“这又如何?”鱼玄机嗔视一笑,明知故问。

“风流韵事不断嘛!”

“呀!难道我们道姑都风流?”鱼玄机忍不住打趣道。

“你听我说一说几位公主入道后的风流韵事嘛?”

“我不听,你使坏,造谣!偏偏喜欢说道姑的坏话。”玄机有些撒娇了。

此时茶香弥漫,温庭筠长像好看不好看似乎已经不重要了。但体温释放的男子汉气息和茶香混合在一起,是当前鱼玄机从散淡的无奈中嗅出的情色味道。这种蕴含男性文墨温度的暖刺激足以填补她短暂的精神空虚,使她迷醉。乃至玄机对温庭筠的称呼改口,她亲昵地叫他“飞卿”。她知道,自己是他的学生,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这飞卿可不是顺便叫的,尤其是她鱼玄机。可见亲昵的称呼已超越了昔日的师生情了。

温庭筠名气大,鱼玄机的名气也不小。自从鱼玄机成为观主后,咸宜观门庭若市,登门拜访的名士骚客之多络绎不绝,富商大贾也附庸风雅趋之若鹜。

鱼玄机见观内原有的几名女道士应酬不过来,便又差人雇佣了几名侍女,其中芳龄十六的绿珠最召人喜爱。她聪慧貌美又勤快,鱼玄机甚是喜欢。

灞桥有柳,关河有风,曲江有花,长安的晚春有点热。鱼玄机要回避咸宜观的闹热,便时常到郊外悠游。

这天长安绸缎商大富李敬忍来访,鱼玄机便邀请温庭筠一道乘上李敬忍的豪华马车到郊外柳林花苑踏青。

这也是鱼玄机想通过郊外的林泉之乐来弥补自己精神空虚的亏欠。她毕竟饱读诗书,夜则挑灯煮茗读书,晨起抚琴吟诵诗词。对林泉之乐的需求自然是一种精神生活品质的提高,也是诗人对精神品位追求的必然。时逢道观香火不断,访客慕名前来多了,烦恼便随热闹而至,她诗意全无,故尔逃避喧嚣,寄情郊外,吟唱竹屋,几忘身处尘世。

在柳林树荫花丛中,觅茅屋一间,石井一方,石桌一面,旁有片块山石,修竹几竿。侍女绿珠配合农妇烧水煮茶。李敬忍、温庭筠、鱼玄机围坐石桌,微风袭来,掠过草坪,成就无限清静之境。

秀发随风飘扬,鱼玄机尘表洒然。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玄机对着温庭筠说:“飞卿,你这诗道出我此时与你们的清趣心境。”

温庭筠并没有安恬自足,他站起身来,透过树柳,看着远方隐隐的山丘,说:“幼微,后两句我可吟不出来哦!”

玄机顺着诗的思路一想,哦!“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溪一夜声。”这似乎意示她与飞卿的人生旅路有分手惜别的一天。她赶紧转移话题,问李敬忍最近生意昌隆几何。

无话找话讲解脱了李敬忍一脸的尴尬,他本是长安大富,家财万贯,妻妾成群。因受名气裹挟对鱼玄机倾慕至极。这样的美女诗人一入道观,诗美貌美且是单身女,简直就是李大富商的梦中情人。他屡屡赠金送银,鱼玄机没有拒收,对他热情接待却从不单独与他相处。但他毕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不像文人情绪那样波动,他有足够的忍性与耐心守株待兔。

他亲自斟满两碟茶,恭敬递送给鱼玄机与温庭筠。这,哪里有丝毫大富老爷的样子。他对鱼玄机说:“万贯财富也是身外之物,我虽不懂诗赋,但也好读,时常也吟唱几首。你们不要顾及我的感受。听你们对诗词的阐释和对诗歌的诵朗,我甚为享受。”

鱼玄机愣了一下,冷傲中显现出笑意。

她轻声吟诵一诗:

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

温庭筠心想,韩愈这诗太妙,春风拟人化。可幼微唱出此诗却真是放不下春心呵。她这样多情,覆水难收。看似折枝赠送我等,实则放不下李亿啊!看来李亿仍渗入她心底,她如何摆脱,我且转移话题内容。温庭筠道:“韩愈这诗,语喻春风,攀折繁枝赠君,实际乃诗人自谓,并无所指具象。”

“写诗特别是写律诗难度较大,受的束缚也最多。” 温庭筠把话题从“春风多情思”引向格律的技术性评述,他的表情便从闲雅飘洒转向一本正经了。

鱼玄机无意识地又回到学艺时代,她一脸真诚:“格律或有形体、格式之意,说节奏与音韵的规矩也不为错吧?”

“律诗之所以别于古诗,对仗与平仄也。” 温庭筠一下子恢复了教师的样态。

他接着说:“就对仗而言,且看杜工部: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餮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是的”。鱼玄机一时竟忘了灼灼花落风尘的春愁,接过话题“我认为《蜀相》中的对仗更工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你这例子举得妙” ,温庭筠点头称道。

“律诗每首八句,就七律的章法而言,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每首四联,适于体现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变化。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首尾两联对偶与否不限,中间两联即颔联与颈联必须对偶,以体现单行与对称的统一,实现听觉上的平仄协调与视觉上的对仗工丽。这样,构成了完整的声律规律。” 温庭筠侃侃而谈:“就律诗的韵法而言,第二、四、六、八句必有韵脚,有起句入韵的,也有起句不入韵的。”

“我还记得先生讲平仄。”鱼玄机此时又恢复对温庭筠的先生称呼了。她动情地回忆说:“先生讲庚信《咏画屏风诗》‘路高山里树,云低马上人’。以句而论,‘云低马上人’平仄协矣。然上句既为‘仄平平仄仄’,接以‘平仄仄平平’,斯为不翻。必欲保下句之‘平平仄仄平’,则须易上句为‘仄仄平平仄’。”

温庭筠赞许地瞟了玄机一眼,笑道:“以庾信五言诗讲平仄格律,本不太适合,因那时格律诗才起步,要求不甚严。但庾信对五律、七律等近体诗的发展有开创意义。故举例讲庾信诗,也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彼时格律诗并未定型,因此不能以格律论断。到盛唐后格律诗才基本定型,掌握格律是作律诗之必修。当然诗情横溢时也大可不必被格律束缚。一些大家如李太白豪放不羁,他虽娴熟运用格律,但他名扬天下的古风却是不愿戴着格律的脚镣起舞吟诵的。又如韩愈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从格律上讲犯撞韵,但却不失为经典佳作!”

鱼玄机即鼓掌赞道:“先生又上一课。”

温庭筠兴致渐高:“其实诗歌是有多样性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从来就不存在定型的问题。很多古风,既可一韵到底,也可频频换韵,平韵、仄韵交错。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不但突破七言句型,而且一反偶句押韵的常规。”

鱼玄机看着才情横溢的温庭筠,她明目中发散出的智识聪颖之光,透过额前显露春愁的丝丝弯发闪闪烁烁。

她看了看听得发呆的侍女绿珠和大富商李敬忍,站起身来,转脸向有些暗自得意的温庭筠柔声地说:“飞卿,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